这说明鲁国上下的知识分子对季家是有看法的,季家当时是权倾朝野,飞扬跋扈,所以大家都看不惯,也不肯为他们做事情罢了。
我们说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事情或者机会的时候,作为君子,作为大丈夫,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。这个就是孔子说的看这件事情是不是正义的,不是就不去做。也就是说,做人是要有原则的。
五、学而不问,纸上谈兵
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”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有斯疾也!斯人也有斯疾也!”
子曰:”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
冉求曰:”非不说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”子曰:”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。今女画。”
子谓子夏曰:”女为君子儒!无为小人儒!”
这段也可以说是上下的一个过渡,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注意后面这个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。
我们看意思,伯牛是孔子的学生,大概得了很重要的病,也有可能是传染病,所以孔子从窗户伸进手去握住伯牛的手说,不行了,这是命啊!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呢?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呢?
再看孔子对颜回的赞叹,说颜回真是贤良啊!一个竹筐盛饭,一个瓜瓢喝水,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,别人都忍受不了的贫困忧患,但是颜回依然不改变他心境的快乐,颜回真是贤良啊!
这两句话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?我个人认为这是孔子对人生的感叹,你看伯牛,多好的人啊!竟然的了不治之症,你看颜回有多好的学问啊!但是却早早死了。这是孔子在感叹生命的无常。所以我们看到孔子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研究的是《易经》,这个也可能是一个引子吧。
这两句话以后,出现了两个对话,冉求说,不是我们不喜欢,不尽心学习你的学说,只是我们能力达不到啊。孔子说,能力达不到的是半途而废的,可是你还没有开始学呢?你还没有开始学就把自己划到一个界限里去了,怎么能学好呢?
孔子又对子夏说,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,而不要做一个小人式的儒者。
这个第一句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,就是事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划了一个失败的结局。这样的话你还能往成功的路上进步吗?所以孔子说成功不成功是能力的问题,但是立志做成功,努力去做,有这个开始才是很重要的,开始就想着不成功,那还能开始的了吗?
第二句是关于儒者的区别,也就是说什么叫君子儒,什么叫小人儒?
南怀瑾大师从字面的意思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,他说儒就是社会需要的人,你看儒字就是一个人加一个需,这个解释非常好。那么君子式的儒者就应该是学识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,有学识,并且能够把学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产生好的效果。那么反过来,只有学识,但是不会应用,或者说一应用就出问题的,就是小人儒,也就是我们说的纸上谈兵,这种人虽然讲起学识来头头是道,但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。
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,孔子主张学问是为社会服务的,也就是说孔子的学问是出世的,是关于以人为本的学问。
六、刚而直和曲而全的运用
子游为武城宰。子曰:”女得人焉尔乎?”曰:”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於偃之室也。”
子曰:”孟之反不伐,奔而殿,将入门,策其马,曰:”『非敢後也,马不进也。』”
这两句话一个是说明了领导干部是怎么样来认识人才的,另一个是一个人在组织中处事的艺术。
子游在武城这个地方当首长,孔子问他,你在这个地方得到什么人才了吗?子游说,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,走路不走小路,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的房间里来。
这个澹台灭明长的很难看,好像在此前还来见过孔子,可能孔子没有太在意,这个人就走了,后来这个人在各个诸侯之间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。
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?就是说这个澹台灭明做事情光明正大,从来不会投机钻营,也不会对上谄媚。可见子游对这个人是很欣赏的。后来孔子说的“人不可貌相”也有这个事情的成分吧。
这个时候孔子又说到了一个人叫孟之反,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,说孟之反从来不夸耀自己,有功劳而不骄矜,在齐国和鲁国交战中,鲁国败退的时候,这个人一直走在最后做撤退的保护,快要进城门的时候,他打着马鞭说,不是我敢于走在后面,而是这个马不愿意快走啊。
这里两个故事一个是讲正而直,一个是讲曲而全的。那么这两个人看起来风格是完全相反的,那么他们做的都是对的,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问题,一个人做人处事的方法问题。
孔子在前面说过,说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,可以灵活掌握,但是有一个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义,看是不是符合道义,只要是符合道义的就可以去做。
这里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举例说明。我们来看,如果说澹台灭明在他的那个环境里曲而全,那么就不会有子游去发现他,提拔他,重用他,但是如果孟之反在他的环境里刚而直,恐怕早就糟了牢狱之灾了吧。
这个故事也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,就是读书的活学活用问题,所以说我们不能读死书,读书是为了应用,那么应用的环境不同,面对的人物不同,方法也要灵活多变,原则xìng和灵活xìng要结合使用。如其不然就成了死读书的了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”的道理了。
七、成功的条件—诚意、喜爱和天分。
子曰:”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於今之世矣。”
子曰:”谁能出不由户?何莫由斯道也?”
子曰:”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後君子。”
子曰:”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”
子曰: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子曰:”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”
这一段是讲人生学问的,其中也夹杂着孔子自己的感叹,也可以说是圣人的一些牢sāo吧。
孔子说,假如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,即使有宋朝那样的美貌,恐怕在这个社会上还是行不通的吧。
祝鮀是卫国的大夫,口才很好,宋朝是当时宋国的公子,人长的很漂亮。
他又说,谁能够出外面不经过门呢?为什么没有人能走我这条路呢?
孔子大概是这天心情有些不爽,所以他发了上面的牢sāo,发完后他又说,质朴如果多于学识就会显得粗野,如果学识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表面,所以说质朴和文化要均衡搭配,才能成为君子。
说完了君子以后孔子又说,人的一生还是应该真诚,虚伪的人结果一定不会有很好的下场,如果有,那也是幸而又幸的事情。
接下来孔子又说,对于学问,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,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游戏家 发个微信去三国 死亡回忆 英雄联盟之瞬间爆炸 灶王爷工作指南 仙狐咒 冷少的纯情宝贝 龙蛇 首席情深:豪门第一夫人 不收妹子还穿什么越 龙皇修仙 一朝天子一朝凰 前夫来敲门:老婆,约吗 悍臣 愿望小屋 我的:花心老公王俊凯 绑架全世界 穿越火线之狙皇崛起 血狼别动队 TFBOYS之恋爱进行时